智慧水務解決方案
供水系統是城市生存、發展的基礎,供水事業的發展與城市的社會經濟發展息息相關,其服務質量的好壞不僅關系到供水企業自身的利益,也直接影響到社會的穩定和政府形象。隨著城市建設的發展,供水管網日益龐雜,采用傳統的管理手段已不能滿足供水管網管理的需要。供水管網的規劃、管理、維護、應急均與城市地形的空間形態和空間分布密切相關。
隨著國家信息化建設的推進,水務信息化工作也在中國城市供水企業中相繼開展起來,一些自來水企業根據自身的發展要求,各自建立了營業收費系統,SCADA系統、管網GIS系統以及水質監測系統等,這些系統經過長期的應用實踐已成為企業管理工作中不可缺少的工具,但由于這些系統大多由多個軟件公司開發,沒有統一的管理平臺,信息的處理和利用只局限于本部門;雖然積累了大量的數據,也無法進行深入數據挖掘應用,造成信息孤島。
因此,在建設智慧城市、智慧水務的大背景下,蒂蒙技術結合水務行業信息化發展經驗,各自來水公司應當充分利用云計算和數據技術構建一體化、可擴展的水務綜合運營平臺,加強頂層設計,制定具有前瞻性的管理和信息規劃,通過水務綜合運營平臺打通信息孤島,實現數據共享,增強對供水業務的運營和監管的能力,實現城市供水智慧運作,提高供水企業管理與服務的水平。
2 方案概述
智慧水務平臺以供水業務為核心,覆蓋了原水、供水、二次供水、污水處理的管理。以物聯網云服務 為基礎平臺,以業務流程為核心,搭建了一整套業務系統,實現日常生產和管理的初步智慧化,平臺具有以 下四方面主要特征。
實時感知。將凈水廠、配水管網、二次供水的實時監測設備高效連接起來,實時綜合管理生產實時數 據,反映從水廠生產到居民用水的全過程情況,為從源頭到龍頭的管理奠定基礎。
全面整合。利用 SOA 架構實現各業務系統間完全鏈接與融合;利用云計算進行大量信息的分析和保存, 實現信息共享;以“一張圖”為展示模式,集成、展示各類業務數據。
協同運作。通過統一的智慧水務平臺,實現生產、運行調度、供水服務的統一管理,協同運作,達到 資源優化配置及高效運行的目的。
智慧應用。充分利用物聯網、云計算、數據倉庫、智能決策支持等先進技術,結合水力學、水文學和 其他模型,實現更多的預判、預警、預報工作,從事后解決的工作方式逐漸轉變為預判分析、快速響應、 高效處理、過程透明的工作模式。
3 系統框架設計
供水企業的業務支撐系統分別管理著供水基礎空間數據、管網數據與業務數據,基于企業內網與數據更新機制,通過各業務支撐系統的開放數據庫接口將不同專題數據統一匯總到供水綜合運營數據中心,分別實現對應的基礎地理信息數據庫、管網GIS數據庫、巡檢維修數據庫、管網工程數據庫、SCADA數據庫、營業收費數據庫、客戶服務數據庫、用戶報裝數據庫、水質化驗數據庫等數據庫的實時更新,最終實現多源供水數據的統一集成,為供水業務集成與綜合業務管理提供健全的數據分析依據。
建成后的智慧水務運營數據中心,既可以對供水企業各業務支撐系統的專題數據進行整合,又可無縫獲取供水綜合業務應用平臺在運行過程中分析產生的各種綜合業務數據,從而實現整個供水企業的業務數據流轉、匯集、共建共享與動態更新。同時,該數據中心還可通過共享服務平臺與市政行業各領域(如排水、燃氣、照明等)進行在線地圖服務數據、市政基礎設施數據的交換與共享,從而滿足數字市政的長遠發展需要。
因此,智慧水務運營數據中心以其豐富、完整、全面的數據信息為基礎,不僅可以支撐供水綜合業務應用平臺的開發建設,還可以向各業務支撐系統及市政其他領域提供專題業務數據,以及將綜合業務應用平臺產生、獲取的綜合業務數據或市政基礎設施數據向各業務支撐系統進行發布共享,實現供水各專題業務與綜合業務的信息共享與業務協同,從而整合、盤活整個供水企業的信息化管理與服務。
4 系統架構圖
建設蒂蒙技術的智慧水務解決方案,可以實現:
控制自動化:面對水源地、自來水管網、排水管網、城市生態河湖水系等各類監控對象,建立防洪工程、水源工程自動化、城鄉供水、城市排水工程和生態河湖工程等控制體系,實現水務工程可靠、及時、自動控制。
管理協同化:面向業務人員,建立市區兩級聯動的協同管理工作體制,在業務和政務管理方面實現統一流程、用戶、資源、配置的協作化管理。通過對目標、過程、執行及結果等管理的統一把控,使業務人員的管理更加高效、共享和協同,實現精細化管理。
決策科學化:面向領導,建立模型,實現多水源多用戶水資源聯合調度、洪水資源利用、風險管理等分析,為領導科學決策提供支持。通過信息支撐,以及決策依據、方法及過程的科學化,使得水務局領導的決策更加綜合、合理、可行,形成科學化決策。
服務主動化:面向社會公眾,建立涉及水行政、民生的公共服務,提供了解水務的渠道,實現水務信息資源共建共享,避免重復建設。通過服務內容、方式、品質及社會交互,使得社會公眾體驗到水務品質的人性化、便捷性、舒適性,實現主動化服務。
的智慧水務解決方案,可以實現:
控制自動化:面對水源地、自來水管網、排水管網、城市生態河湖水系等各類監控對象,建立防洪工程、水源工程自動化、城鄉供水、城市排水工程和生態河湖工程等控制體系,實現水務工程可靠、及時、自動控制。
管理協同化:面向業務人員,建立市區兩級聯動的協同管理工作體制,在業務和政務管理方面實現統一流程、用戶、資源、配置的協作化管理。通過對目標、過程、執行及結果等管理的統一把控,使業務人員的管理更加高效、共享和協同,實現精細化管理。
決策科學化:面向領導,建立模型,實現多水源多用戶水資源聯合調度、洪水資源利用、風險管理等分析,為領導科學決策提供支持。通過信息支撐,以及決策依據、方法及過程的科學化,使得水務局領導的決策更加綜合、合理、可行,形成科學化決策。
服務主動化:面向社會公眾,建立涉及水行政、民生的公共服務,提供了解水務的渠道,實現水務信息資源共建共享,避免重復建設。通過服務內容、方式、品質及社會交互,使得社會公眾體驗到水務品質的人性化、便捷性、舒適性,實現主動化服務。
相關產品
描述